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- 党群工作 - 理论学习 - 正文

王泽山同志先进事迹

发表日期:2018-03-23 14:19:02 | 点击数:

王泽山,中共党员,中国工程院院士,十九大代表,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是我国杰出的含能材料专家、火炸药专家和兵器专家。他不忘初心、矢志报国,始终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,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科技报国,埋头苦干潜心研究,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。他诲人不倦、立身育才,始终做一名照亮学生前行路的“执灯者”,累计指导博士生90余名,出版教材、专著15部,培养了一大批国防科技领域亟需的一流人才。他追求卓越、勇攀高峰,注重探究科学原理、突破关键技术、推动转化应用“三位一体”,成功攻克了火炸药领域多个世界级难题,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。他无怨无悔、扎根一线,经常深入科研院所、试验基地、军工企业、基层部队等第一线从事教学科研活动,把自己的知识和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火炸药事业,极大地推动了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
王泽山同志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,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,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江苏高校广大教师的价值追求、责任担当和崇高风范。1月9日下午,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、省长吴政隆专程看望王泽山院士,娄书记希望全省科技工作者以王泽山院士为榜样,胸怀祖国、心系人民,敢于担当、勇于超越,发扬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,在加快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的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。  然而,在世界近代几百年的时间里,我国的火炸药技术却一直落后。  甘坐“冷”板凳,研究“热”学问  在当时的哈军工,火炸药专业却不像研究对象本身那么“热”,因为这个专业实在是太基础、太枯燥、太危险,很多人都说搞火炸药的人“一辈子也出不了名”。但是王泽山却坚信研究火炸药“是有战略意义的领域,也是国家的需要”,这个信念伴随着王泽山求学、为学、任教,从未中断过。  “作为从事科学工作的人,我更加明白科学技术的力量,也深深懂得重要科技领域的优势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筹码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渴求的,也是人人有责的。正是它在始终支撑着我。”王泽山说。  王泽山科学研究的突破是从“废弃火炸药再利用”开始的。和平年代,硝烟渐远,储备超期的火炸药对环境和社会构成了重大危害。露天焚烧、海洋倾泻、深井注入等国外常用的销毁方法,不仅浪费,还造成环境污染和爆炸事故,因而受到国际法的禁止。当时,国际上尚缺少系统的、行之有效的再利用技术。  几乎与此同时,王泽山对另一世界性难题“低温度感度技术”发起冲击——希望通过控制火药燃烧的方式,解决火炸药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。众所周知,火药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,自然会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,要想打破这样的自然规律,谈何容易!  现代战争中,远射程与模块发射装药是火炮实现高效毁伤、精确打击、快速反应、火力压制的关键技术,也是火炮系统现代化重要的发展方向。美、英等北约五国曾经联合研究155火炮等模块装药,历时多年、耗费巨资,终因无法突破技术瓶颈,被迫中断。  “创新就是要做别人没解决的问题”  而在创新的过程中,他又特别看重“求本”(追求本质)的思维方法。他认为,在学习和工作中,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问过和思考之后,认识的范围扩大了,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愈加集中和深入。而问了“为什么”之后,还要追问“还存在什么问题”“能不能更好”“怎样才能更好”,进而上升到“怎么做”。王泽山曾说:“我20多项发明专利,多数是在这样的思考中形成的。”  王泽山认为自己能力有限,“是个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情的人”,他说,“我除了能做火炸药研究这一件事,别的都不擅长。我的生活已经跟科研分不开了。一旦离开,就会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生活的重心。”

版权所有:91成品短视频/免费完整大片 地址: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邮编:211169 电话:025-86188709 E-mail:rjxy@jit.edu.cn